高低温湿热试验箱作为环境可靠性测试的核心设备,其操作规范性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及设备使用寿命。本文从操作前准备、运行过程监控、试验后处理三个阶段,系统梳理标准化操作流程与安全管控要点。

一、操作前准备:环境与设备双重检查
1.环境条件确认: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应放置在通风良好、温湿度稳定(建议温度15-30℃,湿度≤85%RH)的独立空间,远离热源、腐蚀性气体及强电磁干扰源。地面需平整,承载能力满足设备重量要求,避免振动影响测试精度。
2.设备状态核查:检查电源(三相380V±10%)及接地系统(接地电阻≤4Ω)是否符合要求;确认制冷系统压力表指针在绿色区域,加湿水箱水位处于上限与下限之间;检查门封条无破损,通风口无堵塞;通过控制面板自检程序验证传感器、加热器、制冷压缩机等关键部件运行正常。
3.样品预处理:根据测试标准对样品进行预处理,确保其初始状态一致。样品体积不得超过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有效容积的1/3,且与箱壁距离≥100mm,避免影响气流循环。
二、运行过程监控:参数设置与动态调整
1.参数设定规范:通过人机界面设置温度、湿度、时间等参数时,需遵循“逐步逼近”原则。例如,温度变化速率不得超过设备标称的5℃/min,避免热应力导致样品损伤或设备过载。湿度设置需考虑温度耦合效应,高温高湿场景需预留系统响应时间。
2.实时监控要求:运行期间每30分钟记录一次实际温湿度值,与设定值偏差应控制在±2℃、±5%RH以内。若出现超限报警,立即暂停试验并排查原因。严禁在设备运行中打开箱门,防止冷热冲击或湿气凝结。
三、试验后处理: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复位与数据管理
1.样品取出规范:试验结束后,需待箱内温湿度恢复至室温(≤40℃)、湿度(≤60%RH)后再开启箱门。取出样品时应佩戴防热手套,避免烫伤或结露。
2.设备复位流程:关闭加湿系统,运行干燥程序(通常60℃/30min)去除蒸发器残留水分;清空水箱并清洁过滤网;将设备调至待机状态,切断非必要电源。
3.数据归档要求:试验数据需包含设定参数、实际曲线、异常记录及处理措施,通过设备自带软件或第三方工具生成报告,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质保期。